一是源头治理前移,构建闭环工作体系。推行“党建+网格+信访联调”模式,将53个自然村纳入信访“网格化”管理,通过“一线工作法”精准排查矛盾源头,织密动态排查网络;落实“首问责任制”,整合“12345”政务热线、非诉调解中心等五大平台为“一站式”服务体系,让群众诉求“一门办理”;实行22名科级干部坐班接访制,公开接访时间并形成“登记-处理-反馈”闭环,去年以来接待群众87人起,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、按期答复率均达100%,推动全镇信访总量大幅下降,全区反向排名从2021年第9名跃升至2024年第2名。
二是多元化解整合,打造特色调解模式。创新“一个案件、一名领导、一套班子、一个方案、一包到底”的“五个一”积案化解机制,明确“四亲四包”责任,对信访积案分类梳理、建立台账,成功化解5年以上积案3件、3至5年积案11件;同时整合司法、综治等部门力量,组建104人调解员队伍,融合“三调联动”与“好‘桑’量”调解品牌,鼓励“息访人员”参与矛盾化解,组织镇纪委督查案件办理10次,倒逼责任落实,推动积案化解率达 100%,形成“化解一案、稳定一方”的社会效应。
三是多维引导赋能,织密风险防控网络。打造辛庄村 “辛民说事”、大河村“‘河’和议事”等乡情乡议平台,将信用管理纳入村规民约,建立村民诚信档案3780份;推进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全覆盖,建成法治广场2处、开展法治宣传15场次,发放资料 3000 余份。积极打造“你点我调”品牌与“三调联动”机制,引导群众依法维权;同时建立“一事一访、季度盘点、年度清仓” 回访机制,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员干部下访,去年以来累计回访已化解案件46件,群众满意度达98%,实现信访工作从“事心双解”到“常态长效”的转变。(桑村镇)